精神病患者的怪异踪迹:20 世纪 30 年代慕尼黑的黑暗谋杀案
文章重点介绍了 20 世纪 30 年代慕尼黑精神病患者约翰·艾希霍恩 (Johann Eichhorn) 的罪行:犯罪、逮捕和审判。

精神病患者的怪异踪迹:20 世纪 30 年代慕尼黑的黑暗谋杀案
20 世纪 30 年代,慕尼黑发生了一系列可怕的谋杀案,夺走了众多妇女的生命,并使这座城市陷入恐惧和恐怖之中。 1928年至1939年间,一个心理困扰的犯罪者的行为不仅犯下了侵犯人类尊严的罪行,而且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可怕深度。大声 重点 五名妇女被谋杀,90 多名妇女被强奸,这种犯罪被认为是特别冷酷和精明的。
第一起已知的悲剧发生在 1931 年,年轻的凯瑟琳娜·沙茨尔 (Katharina Schätzl) 在骑自行车时被强奸并谋杀。警方最初是独自行动——几乎没有任何肇事者或受害者的证据。一个典型的模式是对年轻女性的袭击,经常在福斯滕里德公园遭到枪杀和肢解,安娜·盖特尔是 1934 年该公园的第二名受害者。
追捕肇事者
犯罪活动仍在继续,1934 年,贝尔塔·绍尔贝克 (Berta Sauerbeck) 被绑架,不得不忍受被枪杀的恐惧,最终丧生。 1937 年和 1938 年,更多的暴行震惊了这座城市,促使警方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但尽管他们付出了一切努力,但最初还是没有成功。
转折点出现在 1939 年 1 月 29 日,当时已婚男子兼德国铁路调车员约翰·艾希霍恩 (Johann Eichhorn) 被捕。路人成功阻止了一名 12 岁女孩的袭击并报警。艾希霍恩向一名狱友承认,他已经记不清有 70 起强奸案,一份精神病学报告将他描述为“极度性欲旺盛的精神病患者”。
封闭的流程
尽管艾希霍恩在法庭上证实了强奸案,但他否认了谋杀案。审判于1939年11月29日至30日进行,但不允许公开进行。 12月1日,艾希霍恩最终被判处死刑并被处决。有趣的是,纳粹政权阻止对该案进行全面报道,该案至今仍相对不为人所知。
该案例还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精神病,正如精神病理学中所描述的那样,以认知异常和适应不良行为为特征。这些表现在对社会规范的极端偏离,这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结构——这个话题从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时代一直到现代心理治疗一直具有相关性。精神病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更深层次心理基础的疾病,其原因已得到广泛研究。
直到今天,约翰·艾希霍恩案仍然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展示了人性的深度以及执法机构在面对难以想象的犯罪时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故事对于扩大对精神病理学的理解和引起人们对人性阴暗面的关注至关重要,而这些阴暗面往往隐藏在紧闭的门后面。
对于那些感兴趣的人来说,对精神病理学治疗的精神疾病的研究仍然很重要。当今许多流行的理论都是基于对精神障碍如何发展以及社会、教育和个人经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的回答。 维基百科 对此提供了有趣的见解。